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发、在浙江完成发动机试验和总装的中国首款不锈钢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三号”,近日首次引起伊隆・马斯克的公开关注与评论。
北京时间10月24日凌晨,这位“星舰”缔造者、世界首富在他拥有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指出:“他们在猎鹰9号的架构中加入了‘星舰’的某些特性,比如使用不锈钢箭体和液氧甲烷推进剂,这将使其能够击败猎鹰9号。不过‘星舰’属于另一个等级。”
这是马斯克首次在X平台上评论朱雀三号,并将其与SpaceX旗下的猎鹰9号及“星舰”进行对比。值得注意的是,他明确认可朱雀三号在技术上“能够击败猎鹰9号”。作为目前全球唯一现役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猎鹰9号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占据垄断地位,截至今年7月初已成功发射500次,一级火箭回收成功达456次,部分箭体复用超过30次。
受马斯克推文影响,当天A股航空航天板块开盘大幅走高。航天智装收获“20cm”涨停,西测测试涨超16%,航天环宇涨超11%,达华智能、上海港湾、中国卫星、航天长峰等多股涨停。
朱雀三号于2023年8月立项,是中国首款、全球第二款采用不锈钢箭体的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目标复用次数超过20次,致力于满足未来大型星座组网与高频次低成本发射的商业需求。
据蓝箭航天最新数据,该火箭箭体直径4.5米,整流罩直径5.2米,全长66.1米,起飞质量约570吨,起飞推力超750吨,可执行发射任务后自主返回并软着陆回收。改进型换装新型液氧甲烷发动机后,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一次性模式下有望达21.3吨,回收模式下分别为18.3吨(航线下回收)和12.5吨(返回发射场),性能直接对标猎鹰9号 Block5 型。
今年6月,朱雀三号完成九机并联地面点火试验,是我国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同类试验。10月18–20日,该火箭在酒泉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为后续首飞奠定基础。
据朱雀三号结构系统主任设计师张蕾透露,本次首飞将同步尝试一级火箭回收。若成功,意味着中国商业航天在“入轨+回收”两步关键技术上实现一步跨越——而猎鹰9号从首飞到成功回收用了五年时间。
今年7月,蓝箭航天已在北京证监局备案辅导,启动科创板IPO进程。同时,中科宇航、天兵科技、星河动力等多家国内商业火箭公司也计划年内进行可复用火箭首飞,并陆续启动上市筹备。
《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指出,朱雀三号一旦首飞成功,将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在低成本和高发射效率两方面实现“双突破”。他表示:“商业航天不仅是技术竞争,更是经济性竞争。只有做到‘多快好省’,才能在国际市场中成为最终赢家。”